講道

Font size: +

更美的指望

希伯來書 7:1-28

各位弟兄姐妹大家平安,你們最近好嗎?最近這幾個月疫情逐漸嚴重,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受到影響。有位弟兄原本在旅行社工作,因著疫情失去了工作。有位弟兄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疫情,目前還欠了一筆債,經濟上也遇到困難,已有六個月交不出房租了。有些獨自居住的年長的弟兄姊妹,很需要之前的教會生活,卻被迫活在孤單與恐懼之中。最近這幾個月,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有確診的案例越來越多了。我曾熟悉的牧者,在上個月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回歸主懷。而最近也有些認識的弟兄姊妹,或是他們的親人朋友很突然的離世。也有一些已上了呼吸機,此時此刻正與病魔抗戰。

這次的疫情告訴了我們一件事,那就是有許多往往我們以為可以信靠的東西其實是非常脆弱的。當我們把我們的指望完全的放在我們的事業,財富,家庭或是健康的時候,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終究會失望的。因為這些東西全都是短暫的,都不會永遠不變的。所以我們需要有個更美的指望,一種不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改變的指望,一種即使在動蕩不安的世代仍可能給予我們喜樂和平安的指望,一種足以勝過我們內心所有恐懼焦慮的指望。哪我們該如何找到這更美的指望呢?這正是今天這段經文所要告訴我們的。

當時希伯來書讀者所在的處境為何呢?他們大部分為猶太背景的基督徒,可能從小就在猶太教的環境裡面長大。當他們成為基督徒的時候,一方面會遭到政府的逼迫,另一方面會遇到自己家人朋友的不諒解或甚至是排擠。為著信仰,他們必須附上很大的代價,面對各方面的逼迫可能會使他們想放棄基督教的信仰而到回到猶太教來避免逼迫。在這樣的處境底下,他們該怎麼辦?什麼能夠給予他們力量來勝過試探,給予他們比猶太教傳統更美的指望,使他們能堅定的持守信仰呢?這段經文透過三個方面來幫助我們認識那更美的指望:

I. 麥基洗德為基督的預表

II. 利未祭司體系的不完全

III.基督為大祭司的超越性

簡單來講就三個人物,麥基洗德,利未祭司,耶穌基督。

I. 麥基洗德為基督的預表:

• 經文:(來7:1-3)

◦ 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他頭一個名繙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

為什麼要提到麥基洗德?作者這幾章一直所強調耶穌身為大祭司的身份,這對猶太背景讀者會遇到一個難題:“耶穌不是來自利未支派,他怎有資格擔任大祭司的職分?”因此作者引用詩篇110的經文“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並且透過對舊約經文的詮釋來支持基督為大祭司的論點。舊約在創世記14章有關於麥基洗德的記載:那時四王與五王交戰,攻打所多瑪,蛾摩拉,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被擄去。於是亞伯拉罕帶著精兵三百一十八人去從敵人的手中將羅得以及所有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和人民給奪回來。在回來的路上,撒冷王麥基洗德,至高神的祭司出來迎接亞伯拉罕,給他祝福,亞伯拉罕也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麥基洗德。

麥基洗德算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舊約裡面只有兩次提到他,關於他的資料相當有限,以至於解經家對於他的身份有不同的推測)。天使,基督在舊約的顯現,挪亞的兒子閃,或是一個人(一個不屬於亞伯拉罕體系的外邦人)。但不論你採取哪種看法,都不會影響作者真正想傳達的信息,因為重點並非在麥基洗德身上,而是在他所預表的基督身上。

麥基洗德的頭銜為仁義王,和平王以及至高神的祭司。這都表明了彌賽亞的特性,他同時間有君王和祭司的身份。另外第三節“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比較有爭議性,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個人支持的解釋是這樣的。麥基洗德是人,是個會死的血肉之軀。但這邊是在強調利未支派與麥基洗德的比較。對於利未支派的祭司體系,家族血統是極為重要的。利未人必須是亞倫的後裔才有資格擔任大祭司。但是麥基洗德身為至高神的祭司卻沒有他的族譜,連父母的紀錄都沒有。另外,一般來說利未祭司都會有很清楚的任職時間,他們出生和死亡的時間對於他們的任期都相當重要。一位大祭司的死亡才會有另一位大祭司的開始。但是對於麥基洗德,聖經卻沒有關於他出生和死亡的記載。經文提到他與神的兒子相似,代表他是神子耶穌基督的預表,而透過麥基洗德的特質使我們得以更加的認識基督。

麥基洗德超越利未祭司體系的原因是因為他給亞伯拉罕祝福,並且他從亞伯拉罕收取十分之一。所以很明顯他的地位是大於亞伯拉罕的,也大於那時還在亞伯拉罕身體裡還未出世的利未。

=>麥基洗德>亞伯拉罕>利未支派的祭司

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因彌賽亞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所以基督雖然不是利未人,但他卻是超越利未體系的大祭司。

當這些猶太背景的基督徒接受了作者的解釋並認同了基督作為大祭司的身份的時候,他們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該如何看待過去的祭司和律法制度?

II. 利未祭司體系的不完全:

•經文:(來7:11-12;18-19)

從前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職任以下受律法,倘若藉這職任能得完全,又何用另外興起一位祭司,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亞倫的等次呢?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先前的條例,因軟弱無益,所以廢掉了,(律法原來一無所成)就引進了更美的指望;靠這指望,我們便可以進到神面前。

第十一節暗示著因為利未祭司體系的不完全,所以需要按著麥基洗德的等次再興起一位新的祭司。那舊約的利未祭司體系究竟有什麼問題呢?首先是人的腐敗: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就連利未體系的祭司也不完全,也有可能腐敗,做出悖逆神旨意的事。從以色列的歷史當中就出現不少這樣的例子。像是以利的兩個兒子雖然擔任祭司的職位,卻藐視神,搶奪獻給耶和華的祭物,還與在會幕門前服事的婦人發生關係,他們的種種惡行,最終導致他們全家的滅亡。(撒上2)

另外,舊約的這些體系無法解決人內心裡面罪的問題。即便歷史上出現一些較為公義的君王和祭司,帶領百姓透過獻祭制度來敬拜神,來遵守律法。但所帶出來的果效都只是暫時的。每當這些帶領改革的領袖離開後,人們就自然地回到罪惡的生活方式。像是約西亞王在他的年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宗教改革,他帶領百姓,與神立約,並除去國內的偶像。但在他死後,他的後代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幾十年的時間就帶領百姓走上亡國的道路。這些制度雖然可能暫時性的壓抑住罪行,但無法改變人心,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罪的問題。

那祭司體系和律法的功用為何?神設立這些祭司制度和律法的一個目的是要讓他的百姓看見罪的嚴重性。百姓透過獻祭可以很實際地看到祭物所流出的血,並感受到祭物被火燃燒所發出來的熱度,死亡血淋淋的很真使得擺在他們面前已至他們可以體會到他們犯的罪所伴隨的代價。

在路德的小要理問答裡面有一題問到:18.律法要達到甚麼目的?答案是:“總括一句:律法叫我們知罪;知道自己離開上帝有多遠。”舊約裡的種種傳統和制度從以色列的歷史看來的確無法從根本解決人罪的問題,但卻能幫助人認知到罪的嚴重性。而利未祭司制度的種種不完全正好指向著那位真正完全,按照麥基洗德等次所立的大祭司,他能給予我們更美的指望,因唯有他才能真正的帶領我們進到神的面前

這就好像家庭醫生與治療癌症的專科醫生。比如說,有個人因身體不舒服而去找家庭醫生看病,醫生就給他做了一系列的身體檢查,結果從檢查報告的結果查出他可能患有癌症。這時這位家庭醫生應該怎麼做,他應該會給他開轉診單,讓他去找專門治療癌症的專科醫生,根據他的情況給予合適他的療程。家庭醫生可能某些方面很有經驗,但他沒辦法治療癌症,他只能為病人指向那位真正能幫助到他的專科醫生。

舊約制度不能解決罪,卻能顯出罪,並驅使人們去尋求那位真正能醫治他們的大祭司耶穌基督,才得以有更美的指望,進到神的面前。那這些對於現代的我們有何意義?我們從沒生活在舊約時代,我們也從來沒把指望放在舊約的祭司制度上,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這段經文?對於猶太背景的信徒,當他們成為基督徒的時候,他們必須學習放下一些來自猶太教根深蒂固的舊有觀念,讓基督的福音去衝擊並改變他們原有的世界觀。今日的我們,可能也有很多觀念是要學習放下的,並謙卑地讓福音來糾正我們的世界觀。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原本有心要成為一個大律師,卻因為一場暴雨而向神立志作修道士。跟大家分享一段他做修道士時的故事:

「在修道院中,他過著最嚴格的禁慾生活。他竭盡己力,為了賺取靈魂的得救。他樂意承擔最卑下的工作,禱告,禁食,鞭打自己,甚至超過修道院最嚴格院規的要求,使他看起來形同一副骷髏。就是在最冷的寒冬,他的斗室也不設暖氣,他經常徹夜不眠,偶然或再蓆子上睡一下。

他被自己極度的罪惡感及失喪的情況所壓,時常落入最深的幽暗和失望之中。不管做什麼努力,他總覺得還賺不到自己的救恩…1512年,他在研讀羅馬書的時候,讀到羅馬書一章17節「義人必因信得生」突然間,一股無法言喻的喜樂,充滿他的心中,靈魂的重擔剎那間完全脫落。在這以前,他一直努力行善,想賺取救恩,卻始終沒有「做夠」的感覺。現在,神親自告訴他:「人得救非藉善行,乃藉信心」」(郝伯爾,歷史的軌跡p195)

路德曾將指望放在律法主義上,想靠著自己的行為得救,但反而令他感到絕望,而當他放下自己舊有觀念時,神的真理改變他的生命,並且改變了整個基督教的歷史發展。我們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從電視,網路上所接觸的各種信息,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可能有很多原有的觀念是與基督教信仰有衝突的。在這樣的時候我們通常有兩種選擇,放下自己讓神的真理改變我們,或是放棄真理繼續堅持自我,不願被神改變。當希伯來書的讀者看見了利未祭司體系的不完全後,他們需放下一些他們固有的舊觀念,並來認識那位超越利未體系,並能引進更美指望的那位大祭司。

III.基督為祭司的超越性

作者透過基督與利未祭司的比較來說明基督作為祭司的超越性,以及為什麼他可以作為我們更美的指望:首先,基督是神起誓所立的再來,他是永遠無終止的,最後,他是聖潔無罪的。

• 基督是神起誓所立的大祭司(v20-22)

◦  經文:

再者,耶穌為祭司,並不是不起誓立的。至於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只有耶穌是起誓立的;因為那立他的對他說:主起了誓,決不後悔,你是永遠為祭司。既是起誓立的,耶穌就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

我們難以想像神的起誓有何等的份量,就算天地都廢去,但神的話語仍不改變。他既起了誓,就絕不後悔,全宇宙中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動搖或改變神所立的誓。因此基督遠遠的超越利未的祭司,並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或是可解釋為新約的擔保人。這對我們而言有何意義呢?這世上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讓我們失望,無論是政治人物,教會的牧者,或是我們所愛的家人朋友,都不完全,都有可能使我們失望。但有一位是絕對不可能讓我們失望的,就是那位神起誓所立,最值得我們信靠的大祭司耶穌基督。另外一個我們可以信靠基督的原因是因為他是那位永遠無終止的大祭司。

•基督是永遠無終止的大祭司(v23-25)

◦  經文:

那些成為祭司的,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他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從整個以色列歷史看下來,從亞綸開始一直到主後七十年聖殿被毀之間曾經有過很多位擔任祭司的職位。但人的壽命有限,沒有任何一位祭司能長久在自己的崗位上,所以必須不停的有人更換。在聖殿被毀後,這些祭司就失業了,他們也無法為百姓獻祭,如今利未祭司的職份已經終止了,但神卻興起了一位永無終止的大祭司,永久地擔任者大祭司的職分。這位大祭司耶穌基督做為人與神之間的中保,使凡信靠祂的人都能坦然無懼的來到神的面前,與神建立關係。而且凡屬於他的,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基督他長遠活者,為我們這些罪人祈求。不是因著我們有任何良善,而是因著祂為我們所做的,我們才能有這得救的確據。那究竟為什麼他能拯救我們呢?

•基督是聖潔無罪的大祭司(v26-28)

◦  經文:

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

我們的這位大祭司與以往祭司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全然聖潔無罪的。他雖然像我們一樣也遇過各樣的試探,但不同的地方是他沒有犯罪,反而勝過所有的試探。只有他完全地遵守了律法,活出真正全然愛神愛人的生命。也只有如此完美無瑕疵的耶穌基督,才有真正的資格為我們贖罪。

這位大祭司將自己一次的獻上,成為了永久的贖罪祭。在十字架上,他背負著從創世以來所有人的罪惡。他為了我們的罪承受了我們所應受的代價,經歷了死亡,以及與天父的隔絕。但這位大祭司從死裡復活,勝過了死亡和罪惡的權勢,並使我們的罪得赦免,還能得著全新的生命,一個永恆活潑的生命。

他不是單單地給予我們一張天國的入場卷,而是隨時隨地的與我們同在,陪伴我們走這天路的歷程,直到有一日,我們再見主面,在永恆裡不在有任何淚水和痛苦,而能滿有平安喜樂的全然享受他的同在。這位大祭司是我們可以信靠的,他是我們那更美的指望的來源。因為他是神起誓所立的,他聖潔無罪並且永無終止的作我們的大祭司,必定拯救我們到底,使我們這當下無論在怎樣的處境裡,都能有那更美的指望。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故事。在2010年8月5日,在智利北部的一個礦坑塌陷,導致有三十三位礦工被困在七百公尺下的地底裡面。在這陰暗,悶熱不透氣的環境裡,他們完全找不到出路,而且這些礦工與地面完全失聯,沒人知道他們是死是活。緊急避難所裡的食物原本只夠他們維持兩天的份量,這時一個工頭出來分配這些僅剩的糧食,希望能夠撐到救援隊的到來。

他們每人每四十八小時只有兩塊餅乾,一湯匙的鮪魚罐頭,和幾盎司的牛奶。幾天後,他們聽見遠遠傳來鑽孔機的聲音,他們開始了有了一線希望,至少他們知道搜救的工作正在進行著,而他們是有希望脫離目前的困境的。隨著鑽孔機的聲音越來愈近,他們的心情愈加興奮,但誰知道這個鑽孔機錯過了他們的所在地,只聽到那希望的聲音離他們愈來愈遠。但即使在當下他們看起來存活的機率很渺小,也不知道鑽孔機會不會來到,但他們沒有放棄,依然依靠著彼此和僅有的一點糧食撐下去。在這樣的景況下,他們撐了十七天的時間,每個礦工都餓到面黃肌瘦的程度,好不容易有個小小的鑽頭穿透了土壤,抵達了他們的位置。他們在鑽頭上綁上一個紙條,寫著「我們三十三人全都平安待在避難處。』經過了十七天的時間,地面上的人終於確認了他們存活的消息,並且積極的展開大規模的救援行動。

因為要鑽出可以容納這些人逃生的洞,這工程需要最快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好在他們已經有個小洞可以傳送食物和必需品給這些礦工,還能使他們與外界保持聯絡。雖然他們還困在同個地點,但透過那個十幾公分的小洞,他們得到了指望,透過這個小洞,他們能與外界聯繫,並確信救援工作正在進行著,並能得到能使他們生存下去所需要的,雖然不知道還要等待多長的時間,但他們知道他們必定可以逃離這礦坑,回到那真正屬於他們的家。

在地底經過了69天後,這些礦工終於獲救,重見天日,他們再次感受到地面上的微風吹拂,再次擁入他們家人的懷抱,並得到了他們這兩個多月一直所盼望的,

那個十幾公分的小洞,使這些礦工得以連結於外面的世界,不但能得著他們生存所需要的,還能有得救的指望。各位弟兄姐妹,有時候我們可能感覺我們的處境像是在那七百公尺底下絕望的深坑裡,感覺無助,焦慮煩躁。但不要忘記,這裡並不是我們永恆的歸屬,所有一切的苦難都是短暫的,此時我們要專注在那位永遠不改變,拯救我們到底的大祭司身上。透過他,我們得以得著那更美的指望。

這週各位聽到這個信息後,我想給予你們一個挑戰。「領受並分享這更美的指望」思想這段經文,並向神禱告,求神幫助我們將指望放在那位愛我們並永久不改變的大祭司身上,並讓我們在此時此刻當下的處境裡,得以活出滿有盼望的生命。當他人看見並且問起你原因時,你就可以分享傳遞這更美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