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牧養的托付(21:15-17)
1.三問與三否
2.愛主與牧養
二, 牧養的代價(21:18-19)
十架之路—榮耀神
弟兄姐妹平安,我今天要分享的題目是《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經文是在約翰福音21:15-19節,我們先一同來禱告、、、
當你看到今天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或許你會想到一對夫妻,或是一對戀人,他們的感情因為某些的因素出現了問題,所以他們在拿他們之間的愛和造成感情出現問題的某些因素做一個對比,他們在彼此質問著對方,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或許你會直接想到你當下愛主的一個光景,然後你開始在你的心中問你自己,我是不是愛某些的物質或是人比主更深呢?比如:工作、財富、自己的孩子等等、、這些是一般我們看到這個題目會有的想法。
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這是主耶穌向彼得發出的問題。在我們今天看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接連三次的問彼得愛不愛他!主耶穌第一次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第二次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第三次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主耶穌為什麼要一連三次的問彼得呢?這樣問的目的又是什麼呢?藉著今天的經文,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
照著上文21:1-14節來看,那裏記載的是主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的事情。經文告訴我們說,這些門徒們他們都在一起,彼得對其他的門徒說,我打魚去,其餘的門徒就和他一起出去打魚了。但是打魚的結果并不是非常的順利,經過一整晚的勞累呢,他們卻沒有任何的收穫。天快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問他們說,你們有吃的沒有?門徒們就回答說,沒有。耶穌告訴他們說,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門徒們便撒下網去,這一撒因為魚多竟然拉不上來。等他們上岸之後,耶穌已經在為他們預備早餐了,這些門徒們看到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耶穌就對門徒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有一百五十三條。耶穌在這個時候就邀請門徒們來吃早飯。接著經文就來到了我們今天看的第一部分
第15節說:【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喂養我的小羊。】
主耶穌在這裏說的【這些】指的是什麼呢?“這些”的原文是【touton】它是一個代明詞,可以指向人也可以指向某些的事物。有的解釋是說指的是上文所說的餅、153條魚、打魚的船,或是彼得打魚的職業,因為彼得是第一個提出來要去打魚的。但如果是這樣解釋的話,我們發現在下文中並沒有很強的文本支持。那我們要怎麼樣來解釋呢?我們要看到更遠一點的上文,也就是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所發生的事情。在約翰福音13:36-38節記載了一段主耶穌和彼得之間的對話。彼得問耶穌要去哪裏?主耶穌回答說,【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彼得怎麼說?彼得說,【主啊,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你去?我願意為你捨命。】請我們留意這裏的【我願意為你捨命】耶穌說,【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在馬可福音14:29節也記載,當主耶穌對門徒說,他們要跌倒的時候,彼得怎麼說?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綜合這兩處的內容給我們看到,在彼得看來,他認為自己是比其他的門徒更加勇敢,更加愛主,他願意為主捨命,他也不會否認主耶穌。
但是約翰福音的第18章告訴我們,當主耶穌被捕的時候,彼得是三次的不認主。當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卻遭遇了滑鐵盧三次不認主。所以,【這些】我們可以說指向的是其他門徒們對主的愛。主耶穌在這裏問彼得的是,你愛我比這些門徒們對我的愛更多嗎?彼得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沒有回答,他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他沒有說主啊,是的,我比這些門徒們對你的愛更多。我們看到彼得在這裏他不敢直面主耶穌的這個問題,因為在這個時候他深深的知道,自己是不比其他門徒更愛主的,因為他在主耶穌被捕的時候三次否認主。接著主耶穌在第16節和第17節又兩次的問彼得,你愛我嗎?照著原文來看,當主耶穌第一次與第二次在問彼得的時候,他用的那個愛字是【agapeo】,最後一次在問彼得的時候則是用了另外一個字【phileo】,彼得在三次回答的時候用的都是【phileo】,我們就嘗試著去區分【agapeo】與【phileo】,認為主耶穌用的那個愛是聖愛,彼得用的那個愛字是人與人之間的愛。其實在約翰福音中,作者約翰是交替的在使用這兩個詞,這兩個詞是同義詞,所以是沒有任何階級之分的。約3:35、5:20,約11:5、36
現在我們來看看彼得三次的回答,第一次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第二次的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第三次回答,【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我們看到在這三次的回答中,彼得都對主說【他愛主。】現在我們再來看當彼得回答完之後,主耶穌怎麼說。第一次主耶穌說【你喂養我的小羊。】第二次【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你喂養我的羊。】既然彼得你說你愛我,那你就要把你對我的愛轉化成延續我的使命,牧養我的羊,做一個好牧人。這是主耶穌對彼得牧養的托付,也是彼得身份的一個轉變,他從漁夫變成了一個牧羊人。牧羊人要做什麼呢?在約翰福音第10章,主耶穌給了一個標準的模板。
—引導(約10:3-4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
—供應(約10:9出入得草吃)
—保護(約10:10-11、14認識,為羊捨命)
—尋找(10:16另外有羊,我必須領他們來)傳福音
這四個方面給我們看到,牧養的職責不僅針對圈內現有的羊群,也有針對圈外的,因為我們看到在這四個方面中有一個是【尋找】,主耶穌在約10:16節也說,【我另外有羊,不是在這圈內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這說明,主耶穌也要把福音帶給猶太人以外的外邦人。
所以,當彼得回應主耶穌的問題說他愛主的時候,他就要把對主的愛轉化成延續主耶穌的一個使命,在引導、供應、保護、以及尋找四個方面牧養主耶穌的羊群。在使徒行傳中,包括在後期的彼得前書中也都給我們,彼得他履行了主耶穌對他的托付,彼得是第一個傳福音給外邦人的使徒(徒10:1-48)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你愛主嗎?我深信我們的回答都是愛的,當我們愛主,願意效法主耶穌的時候,主耶穌也把牧養的責任托付給了你和我,那麼今天我們每一位其實都是一個小牧人,盼望我們能將我們對主的愛,轉化成牧養神羊群的動力,對內我們可以引導、供應、保護,對外我們可以勇敢地將福音傳出去,把那些還不認識主的人帶回到我們的當中。
18-19節【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
今天我們做任何的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牧養神的群羊同樣也是如此。在這兩節的經文中,主耶穌並不是指著以後彼得將會遇到什麼樣牧養的挑戰而說,主耶穌乃是提前預言了彼得因為牧養而殉道所說的。在彼得年輕的時候,他可以束上帶子,隨意的往來。事實上至少是在主后60年之前,彼得在 牧養的方面都是相對自由的。但是在彼得年老的時候,他卻受到羅馬皇帝尼祿的逼迫,最終在羅馬城中殉道。根據一些歷史資料的記載,彼得是被倒釘在十字架上,為主殉道。這是他最終牧養神的群羊所付上的代價。可能在我們看來,這樣的一個結局並不好,但是在主耶穌看來,彼得為主殉道是榮耀神的一件事。我們看到第19節前半節經文說【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在約翰福音中,作者約翰使用【榮耀】這個詞的次數是非常多的,甚至也可以把【榮耀】當作是約翰福音的另一個主題,在約翰福音中【榮耀】的對焦點是神的救贖計劃,特別是藉著道成肉身的主耶穌所完成的救贖工作。所以,神以及主耶穌得榮耀是通過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苦、受死、完成救贖工作得以彰顯。我們來看一些的經文:
在約翰福音12:23節,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這裏指向的是主耶穌他自己即將在十字架上的受死。
約翰福音13:31節【他(猶大)既出去,耶穌就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的身上也得了榮耀,並且要快快的榮耀他。】這裏的得榮耀指的是主耶穌的受死與復活。
約翰福音17:4節【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經完成了。】指的也是主耶穌完成父神在世使命的托付,十字架上的受死與救贖。
既然在約翰福音中,神與主耶穌得榮耀是通過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苦、受死、完成救贖工作而獲得的,那麼我們也可以說,當彼得牧養到最后付上了受死的代價的時候,其實他走的也就是一條效法主耶穌所走的十字架的道路,所以,他的死是榮耀神的。雖然主耶穌受死的目的與彼得受死的目的在實質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為了完成救贖的工作從而受苦,受死,一個是牧養神的群羊受苦、受死。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彼得的受苦與受死是延續主耶穌的使命,效法主耶穌走在在十字架的道路上,最終榮耀神!在最後我們也看到,主耶穌對彼得說,【你跟從我吧】換句話說,跟從主,其實就是讓彼得走一條和自己一樣的十字架的道路,榮耀神!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今天我們要明白一點的是,牧養的代價是願意效法主走上一條十字架的道路,榮耀神!所以今天我們無論是對內的牧養還是對外的傳福音,我們都必須是走在一條十字架的的道路上,在這個過程中,即使你遭受到了逼迫,遇到了攻擊,你要明白你所遭受的都不是徒勞的,你是在榮耀神!
這個月是我們教會的宣教月,我盼望我們每一位無論你是參與到小組的福音事工中,還是你個人用你自己的方式傳福音,我們都是正面的、積極地。因為我們愛主,就要將我們對主的愛,化作延續主的使命,承擔起牧養的責任,走在一條十字架的道路上,榮耀神!
愛主—牧養—十字架的道路—榮耀神
William Borden
No Reserves. No Retreats. No Regrets
毫無保留、永不回頭、絕不後悔。
毫無保留、永不回頭、絕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