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平安!今天我要分享的題目是「屬靈人的事奉」,加拉太書6:1-10。在加拉太書中,保羅一直強調基督徒不是靠守律法得救,乃是因信稱義和靠聖靈得生。我們這個得救得生命應該是被聖靈引導的而不是順著我們肉體情慾。到了第6章,保羅告訴我們被聖靈引導的人會有甚麼的生命表現?這與我們以前的人完全反相。過去我們去服事自己的私慾,現在卻不同了。我們現今是進入了「屬靈人的事奉」。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拉太書6:1說到「屬靈的人」。請問甚麼是屬靈的人?誰是屬靈的人?保羅在這地方並非是把基督徒分不同等級。屬靈人並非是指他特別的優越。有一些基督徒常常自誇自己比別人屬靈,口沒有說但心裡卻是如此。加拉太書6:3節已經指出這種錯誤,「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加拉太書6:1節中的屬靈人是指凡是順著聖靈而行的,在信心上成熟的基督徒就是屬靈的人。
基督徒若是分類的話,聖經就只分成熟的和不成熟的,有長大成人的和有只能吃奶的。一個成熟的基督徒就是屬靈的基督徒,他的事奉人生與一般人不一樣。他事奉的對象不是專在自己,而是別人。他明白甚麼叫作犧牲。他明白他的生命不是只叫自己活得好。這樣你可以看見,如果教會充滿了不成熟的信徒,個人人都是自己,自己,自己,教會能好嗎?不可能!但是如果教會充滿了成熟的基督徒就是屬靈的人,這教會就真是屬靈的教會。
加拉太書6:1-10節講到屬靈人事奉的對象。屬靈人事奉的人生與任何人都不一樣。他不是活著只為自己而是對別人是祝福。屬靈人的生活是獻上自己為祭的生活。故此這段經文中講出對4方面的人群的事奉。
我們再唸加6:1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第一方面事奉的人群,是那些被過犯所勝的基督徒。被過犯所勝是被罪抓住的人。有一些人如同在賽跑一樣,罪比他跑得更快,就把他抓住了。「若有人偶然」表明這人是主內的信徒。而6:1節末了說「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表示沒有一個人可以自誇說我永不犯罪。我們與別人一樣是脆弱的,故要小心。
因此對這樣的人,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用論斷審判的態度去對付他,而是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挽回」這個字在當時希臘與羅馬人時代是用在骨頭的校正。當骨頭斷了有移位,就把它放回對的地方上。而新約聖經的用法乃是補修魚網。如果不把它趕快修補,它就破得更大,魚網就沒有用處了。信徒中有這樣犯錯的人,我們必須要把他挽回過來。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屬靈人事奉的第二種對象:有重擔的信徒。
加拉太書6:5節說「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是否跟6:2節「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有衝突呢?加6:5說的是個人的責任。我們不可能把個人的責任都推給別人。有一種植物只是靠吸收別的植物來維持它的生長。有時候你看見大樹上有一些爬滕類的植物纏繞在樹幹上。這些植物如果沒有這顆大樹,它不會長得好,因為它靠大樹的水份和養份。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有自己的擔子。加拉太書6:5節中的擔子與加拉太書6:2的字是不一樣的.這裡的擔子的用法如同一個人去當兵,行軍時他被分配重量背在身上。其實神知道每一個人的情形,把適合你擔子分配給你。但是你可以放心,你可以來到耶穌那裡。因耶穌說:「我的擔子是輕省的,」所以我們不能毫無責任地叫別人來擔我們的擔子。加拉太書6:3-4節也是與第5節有關,如果你自己作得好,你就在神面前被悅納。「所誇」不是指很驕傲的自誇,是指自己個人得榮譽。自己負自己該背負的是好的,是得榮譽的。但是加拉太書6:2節卻不一樣.「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這裡的重擔卻是指超過那個人所能擔負的,而且他是在無助的狀態之中。
我記得我兩個兒子小的時候,我去帶他們買菜,或者買一些東西。我會不會給他們拿不動的東西呢?我不會。他們拿他們拿得動的,就是我交給他們的。他們拿著走的時候還很高興。
而加拉太書6:2卻是指那拿不動的。如果再壓下去的話,他會承受不了。因此屬靈的人就要擔當他們的重擔。這是指那有重擔的信徒。基督徒若是看見有這樣需要的基督徒,你應當成為他的幫助。首要的幫助當然就是為他/她禱告和與他/她一同禱告,再來甚至是時間,體力和物質的需要上去幫助他。加拉太書6:2節的末了說「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當我們彼此擔當重擔就等於是完全了基督徒律法,也就是成就了律法的要求。這裡基督徒的律法就是指加拉太書5:14節所說的.「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這就是基督的律法,就是愛人如己。「各人的重擔互相擔當」可以把基督的彼此相受的命令,活現在真實的生活中。
「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基督徒有一重要的責任,就是在教會中支持為群羊和真理擺上自己的牧者和傳神道理的人。「受教」與「施教」才能建造健康成熟的教會,而且要在道理上。
今天的科技非常先進發達,我們可以在自己在家中上網聽信息甚至看直播聚會參加崇拜,在某方面是可以幫助許多人的。但是這是不能取代實體的教會。因為它不單無法過彼此相交團契生活,更重要的是「在道理上」。有些基督徒很喜歡東聽聽,西聽聽,但不是屬於同一個屬於自己的教會。因此他的屬靈生活是頭腦充滿不同真理觀念,但卻無法與某一個教會在生活上能合一。專一在一個實體教會聚會,聽的是這教會一貫的教導而且也應用在這教會的肢體生活之中。也可以在同一個教會裡一同事奉並同心的傳揚福音。
弟兄姊妹!當我們在一個屬靈的家中,我們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我們更要懂得透過供給教會的需要來供給教導我們的。這是神所祝福的!我聽見過有些不發供應給傳道人的教會,這些教會認為不要有發薪金給工人的制度。所以傳道人講完道,他把聖經仍然留在桌子上而且是打開的,而他走開了。有些有感動的信徒就把供給夾在聖經裡面。過後,傳道人,把聖經一合,跟著走了。這樣他就得到供給了。你不覺得這不是很奇怪的嗎?今天教會中信徒支持教會,教會再供給施教的,這似乎是非常合適的。但總意卻是屬靈的信徒,會供給施教的人。
「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屬靈人事奉的對象的第4種人,就是對所有的人。「有了機會」這句話的意思不是等到自己可以了,自己方便了才去作。裏面有一種積極的態度。英文“I am ready !”大家應該明白裏面的意思。如同,在某一個主日,我向大家報告,「要來的星期六我們好不好來教會作一次大掃除,因為下主日是復活節!」結果就有好幾位弟兄姊妹回應說 “I am ready.”這是帶有積極性的回應。「所以有了機會」就是這個意思。
「就當向眾人行善」,我們被神買贖的人,如果我們是成熟的神的兒女,就會向眾人有行善的態度。五餅二魚的神蹟,耶穌似乎是很容易用五餅加二魚變出好幾千個餅和好幾千的魚。但是這餵飽五千人的神蹟卻顯出耶穌對群眾的愛。門徒當時無法可施,有門徒在那裡空著急,有門徒說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裏去。而耶穌卻叫他們,「你們給他們吃吧!」當時只有門徒帶了一個孩童,他有五個餅,兩條魚,也是不夠眾人用的。但耶穌把五餅二魚餵飽了五千人。這五千人中有真正跟隨的,也有不是的。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但耶穌卻每一個人都愛,並且供應他們的需要。向「眾人」行善這是指對所有人。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信徒一家是與你同有屬天盼望的,而且就在你的眼前,更應當向他們行善。不少基督徒都這樣說,等我可以了,我才去幫助別人吧!等我自己的事都解決了,才去考慮別人吧!其實你是錯過了得福的機會。
最後,我要講「撒屬靈種子的原則」。加6:7-9「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這句話表示神很清楚我們如何事奉與生活。我們的生命有否祝福別人,神是很清楚的。神給我們放下一個撒屬靈種子的原則。我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裡也是一樣,如果你只是體貼自己的情慾來撒種,你所收的就是情慾帶來的敗壞結果。上個主日,我們已經看過加拉太書第5章,保羅提到情慾種種的敗壞。這些情慾是跟聖靈相服的。
德州達拉斯神學院有一位很出名的教授叫Donald Campbell,他解釋加拉太書6:7-9節,是與加拉太書6:6節有直接關係的。那裏講到要供給施教的。他說,如果一個人體貼自己的私慾,他或許把錢財花在自己體貼肉體的事上,他的收成是甚麼呢?他說: “will fade into oblivion. 如同被遺忘而失去了。”相反的,如果他把貨財用在支持神的工作,或者體貼聖靈而種在該種的地方,他會帶來自己屬靈上的成長,他會收成在永生裏。不是嗎?你供給施教的,就是順著聖靈撒種的,你從施教的得著了神給你的教導與幫助,叫他在屬靈生命上有更多的收成,這是存到永遠的。Campbell博士有他獨特的看見。他是如此解釋這一段的!而這段聖經也可以應用地更廣,只要你種的是神喜悅的,你都可以放心,是有屬靈上的收成的。而且是存到永生。加6:9節就告訴我們,當我們撒下了屬靈的種子,有時候並不是立刻就看見收成!但不可喪志,也不可灰心。所有的收成都有神定的時間。有些植物長得快,有些植物長得慢。你種下去的種子,必須要有忍耐的態度,相信神衪已經看見你所作的。
弟兄姊妹!你今天願意撒下屬靈的種子嗎?撒在神要你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