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

Font size: +

得勝的奉獻

哥林多後書 8:1-8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平安!今天我要分享的題目是「得勝的奉獻」,經文是在哥林多後書8:1-8。一個懂得奉獻的人必定是蒙福的人。事實上,奉獻的生活就是蒙福的生活。而得勝的奉獻卻與一般奉獻有著很大的差別。因得勝的奉獻帶來屬靈的改變與祝福。

在主日崇拜或聚會當中,當收奉獻的時候,主席就會說「奉獻是我們基督徒的權利!」一點都不錯,神把這個獨有的權利賜給每一個基督徒。能夠參與奉獻其實是神額外的恩典。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蒙神祝福並且被神稱讚的教會—馬其頓教會。聖經告訴我們,它不是指單一個教會,是馬其頓眾教會。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中,在特羅亞領受了異象就展開了歐洲的福音事工。他首先到了腓立利,後來又到了帖撒羅尼迦,跟著又到了庇哩亞,這些地方都在馬其頓。這些教會的建立都是在苦難中與逼迫裡出現的。如同荷花出於汙泥。保羅用這些教會作為我們眾教會與眾信徒的榜樣。他們的奉獻是神所看中的。他們的奉獻是真正得勝的奉獻。經文指出他們對耶路撒冷教會捐錢幫助,但是卻與奉獻給神同樣的原則,不愛神怎麼會捐助呢?

今天許多信徒都有奉獻,但怎麼樣的奉獻被神看為是得勝與合神心意的呢?今天我們從馬其頓眾教會來學習五件事:

1. 勝過環境(林後8:1,2)

「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上面我們有提到在馬其頓不是只有一個教會。我們可以想想看,保羅如何在腓立比傳福音,當時他與西拉遇到甚麼攔阻?到了帖撒羅尼迦也是一樣,當地對基督信仰是如何地敵對?如果我們看使徒行傳16,和17章。我們就可以看見當時的艱難。但感謝神,無論是在腓立比,帖撒羅尼迦與比哩亞,信徒都有得勝的見証。這就是馬其頓的眾教會。哥林多後書8:2節提到當時這些教會是在患難中受大試煉,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這說明了他們在非常不好的環境中,他們卻不被打倒,而且還在最窮乏之中有樂捐的表現。意思說他們作出與當時不好的情況相反的反應。如果甚麼都沒有,理論上應該過得很不好,還有甚麼可以作的呢?但他們不是這樣!

在一般情況下,人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的。正如一件事情來到,每一個人都說真不好,真不好。其他人就很自然也說,不好,不好!很可惜,今天大多數的基督徒也是跟一般世人看事情是一樣的。看事情表面化,卻沒有打開屬靈的眼光!有誰從正面去看事情呢?

正如摩西差十二個探子到迦南地,要他們先探視當地是怎麼樣的情形。十二個探子回來,其中十個探子就說很消極的話,他們說:「那豈是神要我們去的流奶與蜜之地?那裡的人又高又大,我們看自己就像蚱蜢一樣,我們怎麼能去奪取那地呢?」他們講完之後,因環境的影響,全以色列會眾也都埋怨起來。會眾彼此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罷。十二個探子中其中兩人—約書武和迦勒,當時他們撕裂衣服,對全會眾說,我們所窺探之地,是極美之地。結果全會眾撿起石頭來要把這兩人打死。耶和華神立刻從榮耀中顯現,審判就臨到以色列人中間。

基督徒有很多,但有多少像約書亞與迦勒一樣。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點點難處,我們就越想越消極,把問題越放越大。教會有很多,但有多少教會像馬其頓眾教會呢?人看為是在艱難的環境裡,但卻勝過環境。其實當我們遇到不好的環境,我們消極軟弱,就等於是給魔鬼留地步。

馬其頓的教會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這是勝過環境的見証。我們注意哥林多後書8:2節中幾個形容語句和對比來表達這教會的得勝。在患難中受大試煉(severe trial)指非常嚴重的試煉;仍有滿足的快樂(overflowing joy)原意是滿溢出來的喜樂。極窮之間(extreme poverty)就是極度的貧窮;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格外為Exceed)原意是不單自己感到滿足,而且多過他們所有的。勝過環境。

2. 超過力量(林後8:3)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保羅為馬其頓教會的信徒們作見証,他們的奉獻是超過力量的。也許有人聽見這話之後,說這樣的話最好不要對我說。因為他們害怕神對他們有要求。保羅說:「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首先,按著力量是必須的,也是正常的。如果一個基督徒他有力量奉獻給神而他不是去按著力量,他就不可能過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如同,基督徒要分別主日出來去神的殿中敬拜,這是應該的,不需要問說是否可作或不需要作。有些基督徒常問一個問題,究竟我的一十奉獻是在扣稅之前還是在扣稅之後,我認為這個問題是不必要回答的。你自己去問神好了。你還要給神打稅嗎?

如果我答應每一個月給我父母300元作一點心意給他們買吃的或甚麼都可以.我對我父母說這是我對你們一點心意。回過頭來又說:「我每一個月給你都要交稅的,你們實拿200元。」你如果愛一個人,你會這樣對他嗎?請問你如果愛神,你會如何?

剛才說十一奉獻其實還是按著力量。當然馬其頓教會是為了幫助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需要,他們按著力量捐給他們。但是不止這樣,保羅告訴我們他們的例証。更美的奉獻不是按著力量,他們的奉獻是超過力量的。

弟兄姊妹!我們要作一個付出的人。林後9:10「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感謝神,當我們為有需要的捐獻,神幫助我們有足夠。當我們肯超過力量奉獻給神,神使我們結滿仁義的果子。

3. 甘心樂意(林後8:3下)

「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奉獻必須是「甘心樂意」才是神悅納的奉獻。一個真正事奉神的人是不可能不明白奉獻的道理。如果他不明白,他的奉獻將會是不清不楚的。我非常的盼望我們教會所有事奉的弟兄姊妹,都明白我們為甚麼事奉?也都過著奉獻的生活。實際上,凡是神的兒女都是站在神面前事奉神的人。

很多年前有一位弟兄住在我的家中,他在別州唸書拿了學位後就來到紐約工作。因為有傳道人介紹他來找我和師母,請我們接待他而且他是單身一人。所以就住在我們家中一段時間。這位弟兄在教會中開始進入詩班也有團契的服事。某一天忽然講到主日我們要帶奉獻給神,他回答我們說:「我在教會參與服事,花了這麼多時間,都是奉獻,為甚麼還要有金錢的奉獻。」這正是許多人的一些問題,我都花時間,為教會作了很多事都是可以算錢的,為甚麼還金錢奉獻?趁著當時的機會我跟師母就好好的教導他。跟神為甚麼還要這樣算?神要的是甘心樂意,不是要你跟衪算這算那的! 你要甘心,自然神就會有賞賜。

4. 奉獻自己(林後8:5)

「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請問父母喜歡怎麼樣的孩子?如果孩子不用我們作父母的整天盯著他。而他自動自發地作我們喜歡他作的,甚至作的比我們祈望的更多,請問你作父母的高不高興?

保羅對馬其頓教會的信徒有某一種程度的祈望。正如一個愛主成熟的基督徒,他盼望他所帶領信主的人能有好的見証生活。看見他愛主長進。結果這初信的不單作到他所想望的,而且愛主到一個程度是超過他所想像的。保羅對馬其頓教會在這裡所講的正是這樣的意思?

「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先把自己獻給主」是奉獻的基礎。如果你沒有把自己奉獻給主,你沒有這樣的心志,你的奉獻在神看來就不算為寶貴。

在福音書中記載,「有一次,耶穌抬頭觀看,看見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又見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耶穌看見甚麼?耶穌看見這窮寡婦把自己全然奉獻給主,耶穌看到她的奉獻心志。有心沒有心不是憑外表。這兩個小錢代表著這寡婦的全人。

很多人唸這故事的時候,都可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疑問。兩個小錢沒甚麼?我沒有這困難。我可以作到三個小錢,或四個小錢等等。當你真實地「奉獻自己」,你就不會隨隨便便的奉獻,阿們!我們奉獻給神是發自我們的內心深處。把自己先奉獻給神,為了神的原故,我就照衪給我的恩典來奉獻。正如這窮寡婦,我相信當她拿著這兩個小錢,她一面走一面心中想,「這是神的,神這樣的愛我,我把自己所有的歸給衪!」This is the meaning behind! 這就是這故事背後的意思。

5. 顯明愛心(林後8:7,8)

「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 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 」

這段經文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信徒所講的話。從保羅所講的內容,我們可以看見保羅希望藉著馬其頓教會的愛心來激勵哥林多教會。從林後8:7節,我們可以知道哥林多教會從神領受許多恩典。也可以說這教會自稱是有信心,有口才,有知識,有熱心。他們也曾熱心對待過保羅。但是馬其頓教會卻作了他們所沒有作到的。

第7節雖然說是慈惠的事,但是與奉獻給神的原則是一樣的。馬其頓教會的愛心是實在的。我們不能只在言語上說愛神而沒有真正愛神的行為。亞伯拉罕照著神的吩咐把以撒獻給神。有許多人不明白神為甚麼要求一位父親把自己的兒子獻在祭壇上。這不等於是殺人嗎,這是不合倫理的。這答案有二:

(1)神的出發點並非要亞伯拉罕把兒子殺在祭壇上,因為創世記講到正當亞伯拉罕要把以撒獻為燔祭的時候,神就差派天使叫亞伯拉罕「刀下留人」。並且神早就為亞伯拉罕預備了一隻公羊代替以撒。

(2)為甚麼神要叫亞伯拉罕獻上自己的長子以撒呢?這是當時迦南人的宗教的背景,把長子獻上代表愛神的最高表現。神用這個來考驗亞伯拉罕。

弟兄姊妹,亞伯拉罕獻以撒顯出他真心愛神的最高表現。亞伯拉罕把自己最愛的兒子以撒獻上,神就為他預備了獻祭的公山羊。然後那地方就被稱為耶和華以勒。甚麼意思?「耶和華必有所預備。」

弟兄姊妹!愛神的,神必愛他。假如你今天還有許多的重擔纏累,或者是有些事情無論怎麼樣就是自己在把持著。這些東西將你愛神的心堵住了。你必須把這些東西交出來,交出來並非是說我把罪,把軟弱奉獻給神,神不要我們奉獻這些東西。衪是要你把自己奉獻給衪,而這些東西都要通通交出來,不再為這些去自我掙扎和管理。你要對神說,我要把纏累我的東西丟棄,我要你來管理我的生命,我要全然愛你,把自己當作活祭獻給你!你願意嗎?